乐考网小编发布“公卫助理医师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》高频考点(2)”,备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们可以参考学习使用。小编也将持续为考生发布更多执业医师资格相关考点,本文内容如下:
健康相关行为
掌握促进健康和危害健康行为的分类,并会判断。
1.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,分为两类。
(1)促进健康行为 特点:有利性、规律性、和谐性、一致性、适宜性。
(2)危害健康行为 特点:潜伏期长、特异性差、协同作用强、变异性大、习得性。
2.促进健康行为分类
(1)日常健康行为:如合理营养、有规律的作息、适当的身体活动等。
(2)避开环境危害行为:如离开被二手烟污染的环境、在有污染的环境中工作时穿戴防护用具、积极应对心理应激的紧张生活事件等。
(3)戒除不良嗜好:如戒烟、戒毒、戒除酗酒、滥用药品、网络成瘾等属于戒除不良嗜好行为。
(4)预警行为:如驾车使用安全带,溺水、车祸、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和他救行为。
(5)合理利用卫生服务:如定期体检、预防接种、患病后及时就诊、遵从医嘱、配合治疗、积极康复等。
3.危害健康行为分类
(1)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:如缺乏锻炼、不良饮食习惯等。
(2)致病行为模式:如A型行为模式和C型行为模式。
(3)不良疾病行为:如疑病、恐惧、讳疾忌医、不及时就诊、不遵从医嘱、迷信乃至自暴自弃等。
(4)违规行为:指违反法律法规、道德规范并危害健康的行为,如药物滥用、性乱等。
【易错易混辨析】求医行为:指人们感到不适,或察觉到自己患有疾病时,主动寻求科学可靠的医疗帮助的行为。
遵医行为:指个体在确诊患有疾病后,积极遵从医嘱检查、用药,配合治疗的一系列行为。
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基本理论
知识、信念与态度、行为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,但有了前者并不一定导致后者。在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实践中,常常遇到“知而不信”、“信而不行”的情况。
1.健康信念模式
(1)感知疾病的威胁
①感知疾病的易感性:指个体对自身患某种疾病或出现某种健康问题的可能性的判断。
②感知疾病的严重性:指行为个体对罹患某种疾病、暴露于某种危险因素或对已患疾病不进行治疗严重性的看法。
(2)感知采纳行为的益处:指个体对采纳或放弃某种行为后能带来的益处的主观判断。
(3)感知采纳行为的障碍:指个体对采纳健康行为会面临的障碍的主观判断,包括有形成本和心理成本。
(4)自我效能:自我效能是行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判断,即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控制内、外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的自信心。
(5)提示因素:指的是诱发健康行为发生的因素。
(6)社会人口学因素:包括个体特征,如年龄、性别、民族、人格特点、社会阶层、同伴影响,以及个体所具有的疾病与健康知识。
2.行为改变阶段理论:①第一阶段(无改变打算阶段);②第二阶段(打算改变阶段);③第三阶段(改变准备阶段);④第四阶段(改变行动阶段);⑤第五阶段(行为维持阶段)。
除了“公卫助理医师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》高频考点(2)”之外,还有更多执业医师考试大纲、教材变动、各科模拟试题、历年真题解析等更多备考资料,预祝大家都能考出优异的成绩!